中国的版画艺术,从远古时的岩画、陶器上的彩绘、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字及秦汉画像石刻而起源,演变发展至今。随着各个时期的历史节拍,谱写了一曲曲“绘与刻”、“版与印”的交响乐曲,更与中华民族的命运同步发生着精神上的共振和形式上的革新。中国的版画艺术在多彩的艺术长河中勇敢地行进,尽管也常有一时的迂回,也有过蹉跎的岁月和苦涩的回忆,但在前进中它确时时跃起了最激情的浪花,亦收获了丰硕之果。当我们把这些果子汇集起来时,会欣喜地看到中国版画艺术不但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艺术之花还开放得分外矫健、妖娆。——这正是激励我们撰写、编辑本书的初衷。
天津画室为了既关注中国版画艺术自身的变革,又关注它与社会风云之间的关联,本书分为三个历史阶段:上篇——中国古代版画;中篇——新兴木刻运动(1929~1948);下篇——新中国的版画艺术(1949~2000)。 本书力求通过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作品及论述,阐明和展示中国版画艺术发展的轨迹和成果,体现中国版画艺术由其古典形态转向现代形态的发展趋势。这些作品浸润着历代中国版画艺术家们的血汗与创作智慧,是中国版画艺术发展历程中闪光的亮点。
中国古代版画
中国可谓是版画的故乡和摇篮,远古时的岩画、陶器上的彩绘、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字及秦汉的画像石刻,都与我国古代版画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而至中古时期,严格意义上的版画即已出现,学术界一般认为最早的版画作品是唐咸通九年雕印的《金刚经》扉画。从内容和表现技法来看,版画艺术发展到唐代已达到相当成熟的阶段。
我国古代版画艺术的发展概要地说,远古和先秦时期是萌芽期;秦、汉、魏、晋、南北朝是形成期;隋、唐、五代是成长时期。宋、元两代堪称“兴盛时期”,这一时期除了宗教木刻画被大量创作之外,民间日用的雕版画以及年画性质的木刻也开始风行于社会。而到了明清时期,可谓是我国古代版画的辉煌时期。明清版画的广泛渗透,一方面表现在版画与社会生产生活的联系;另一方面表现在由这以前主要是上层社会和宗教领域向下层的深入和普及。明代的独幅版画,尤其是书籍的木刻插图,呈现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发达。不少****戏曲的插图,从内容到艺术形式,都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绘刻的技巧也有了空前的提高。而至清代,以木刻插图为主要形式的版画艺术虽因受到统治者的干扰而无重大变化,但由于广大人民群众喜爱木刻画,于是在木版年画方面,得到很大地发展。杨柳青、桃花坞等地的木版年画,其发行的对象之广,影响之大,可以说没有一种民间艺术能像它那样普遍地深入到广大城镇以至农村的每个角落。由此,木版年画在我国的版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中国版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来源:天津画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