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室首页 画室简介 美考资讯 天津美术高考 画室作品 画室生活 招生简章 师资力量 报名须知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画室动态
 最新美考信息
 历年考题
 分数查询
 院校招生简章
 天津画室
 中举美术微学堂
 天美试卷点评
 合格证
 
    新闻中心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知青美术
天津画室资料了解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报道。报道说,甘肃省会宁县城部分城镇居民,纷纷奔赴农业生产第一线,到农村安家落户。编者按引述毛泽东的最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自此,一场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展开。自1968年-1975年大约有1000多万知识青年奔赴农村和边疆。而在此前的1956年-1966年间,上山下乡的城镇青年只有100多万。促成这场运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防止和平演变这样的宏观战略动机,也有解决城市就业问题的实际考虑,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结束了骚动一时的红卫兵运动,稳定了城市。这场运动自然得到了舆论工具的大力支持,数以万计的毛主席语录画和各种形式的宣传画在报刊杂志上迅速出现。知识青年在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以及他们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这一主题,始终贯穿着文革的美术创作。而知青画家,则是这场被后来认为是充满着悲怆的青春泪水运动的获益者。 
 
大部分的知青画家,在被送往农村或生产建设兵团时,已经具备了必要的绘画基础知识,他们大都在青少年宫和中学的美术班中受过较为正规的训练。老三届(1966届-1968届毕业生)的知青画家大都在文革开始时,就参与了大量的毛主席像和其他宣传画以及漫画的绘制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他们的创作能力。当他们下到农村后,便努力寻找各种机会进行绘画创作。这一方面可以实现自己的艺术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自己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尽管这种机会通常在一年中也只有两三个月的时间,但这足以使其他的知青垂涎不已。在这些画家中,至今还可以为我们清楚忆及的有刘柏荣、沈嘉蔚(亦名沈加蔚)、何绍教等。
 
这段历史为他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时有一个重要的感受(不光是我,也是共同的),便是一旦有机会集中创作,便如过节一般快乐,那种高兴市难以形容的,而且笼罩全部的创作过程。这种感受,在我以往的全部生涯里,除了1982年-1984年中央美院的二年进修外,没有再出现过。那种喜悦是多方面的,第一是可以干我视为最大享受的艺术创作;第二十可以与久别的朋友相聚(当时我最好的朋友都是在兵团的画友,如刘宇廉等,只有在创作时才会相聚);第三十那种没有任何金钱、功力牵挂的纯真的艺术气氛。这第三点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但在那时,艺术与金钱不挂钩,是一种单纯的兴趣。自然,所谓艺术,在当时只是宣传工具。但我们太年青,充满生命力,太不顾及这种种清规戒律。事实上,在创作方面,是寻找一个政治与个人感受爱好相交的点展开。我自己的两幅主要创作正是这样画的,因此画时是灌注了自己的全部热情。
 
二、反映知青题材的作品

青美术于70年代中期达到高峰,它以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及内蒙古的生产建设兵团的知青为主要代表。而关于知青题材的创作,舆论界也似乎认为在那时才开始成熟。在1974年的全国美展,反映知青的作品确实令人感到满意。上海的美术评论家黄可在一篇题为《为社会主义新的一代高唱赞歌》的文章中认为,(14)这届展览中反映知青题材的作品,比以往表现同类题材的作品有显著的提高。它改变了过去那种简单地描写群众敲锣打鼓的欢送场面,着力于塑造已在农村茁壮成长的新一代知识青年,因而表现的主题也就更具有典型意义。他认为这显然是得益于画家们对唯心主义的灵感论的批判和对革命样板戏经验的学习。他选择了《春风杨柳》、《山村新户》、《给妹妹回信》、《又长大了》等几幅油画和中国画,巧妙地将它们串在一起,不无激情讲述了知识青年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动人故事:
 
天津画室告诉我们油画《春风杨柳》,感情激昂,笔调明快,生动地描绘了一批虎虎有生气的知识青年在农村干革命的战斗风貌。他们刚到农村还来不及在凳子上坐稳,可是每一个人手里都已经捧着一碗由贫下中农热情递上的热茶,真是喝在嘴里,暖在心里。你看,那桌上摆着的一叠毛主席著作,是即将发给每一个知识青年的礼物,这里边寄托着广大贫下中农在政治上对广大知识青年的关心和殷切期望,希望他们更好地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在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不断成长;那椅子上摆着的一叠草帽,则体现了广大贫下中农对知识青年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中国画《山村新户》,通过知识青年一个集体户的日常生活侧面描写,形象地告诉我们,知识青年与传统的旧观念彻底决裂,已在农村深深地扎下了根,安下了家,室内挂着先进集体户的奖状,可见他们是受到贫下中农称赞的知识青年。桌上摆着赤脚医生常用的医药箱,可见他们常为贫下中农访病治病。墙上还挂着胡琴等乐器,可见他们常运用文艺武器宣传毛泽东思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社会主义的新人新事和先进思想,并且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给妹妹回信》,抓住了人们日常生活中进行通信的现象,加以典型化,描写一位在农村落户的女知青,给即将在五·七中学毕业的妹妹写信,通过往信封里装优良麦种的情节描写,较为深刻地揭示了革命知识青年的崇高胸怀:并鼓励妹妹像一颗革命的种子那样到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生根、开花、结果。《又长大了》从另一角度反映了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焕然一新的革命精神。他精心饲养猪仔,使猪仔日长夜大。面对长大的猪仔,这位知识青年从内心发出喜悦的微笑,并且从他的微笑中带着几分在设想什么的神情来看,似乎一个更大规模的养猪规划正在他的心中孕育着。木刻《草地诗篇》,是文革后期反映知青题材的著名版画。它不仅以细腻的风格吸引了观众,更可贵的是艺术家在塑造人物形象和构思故事情节方面的独到之处。徐匡的《草地诗篇》发表后,首先引起美术界赞赏的是这幅画的创作点子--在马背上写诗这个情节抓得好。当然,评论家认为,这种点子决不是凭空产生的灵感,而是画家有了火热的斗争生活经验,有了表现这种生活的正确思想和满腔热情,才能找到这样恰当的艺术语言。徐匡一谈起这幅画,首先谈到的是在部队军马场的战斗生活。

在辽阔无边的牧马草原上,画家想的是红军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想起了毛主席长征途中在马背上吟成的那些不朽诗篇。这在当时那种情形里,不算是一种矫情,因为这样的场面,谁都会有点诗兴,而整天在自己耳边回响的,也只有那几句毛泽东诗词。在草地上,有时狂风怒卷着黑云、暴雨伴随着雷电;有时轻风吹拂着野草、蓝天映衬着白云;有时工人们冲入嘶鸣的马群,显得那么剽悍顽强;有时青年们在漫步的马背上高歌,又显得那么愉快自豪。在诗境迷人的草地上充满了斗争,而牧马工人艰苦的战斗生活又洋溢着画意诗情。文章来源:天津画室

【最新开班】: ①高三美术高考集训班 | ②高中生周末提高班 | ③初中生周末基础班 | ④寒暑假美术培训班 | ⑤天津大学建筑学转系班 | ⑥专升本美术班 | ⑦美术一对一私教
天津中举美术培训学校地址:天津市南开区中南道中南广场(西区)G座商业楼3层(紧邻地铁6号线天拖地铁站D出口)
网址:http://www.tjarts.net.cn 电话:022-24326295 13920520981 招生咨询QQ:776162225 E-mail:zhongjuhuashi@vip.qq.com
津ICP备11001279号 技术支持:天津中举画室